第452章 唐军怕不是铁憨憨吧
在这一千唐军之后,很快又有一千唐军顶着盾牌,将一兜兜的土,倒向城墙下一百五十步之外。
唐军川流不息,半个时辰的时间,竟然便是倒出一米多高的大土堆。
此时,伏顺终于弄明白了唐军的用意。
合着唐军是准备用士兵填土,在城墙下填出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来?
如果唐军真的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他们就可以顺着土坡,很轻易的攀爬到城墙上。
到时候,他们伏俟城的城墙对唐军来说,形同虚设。
不得不说,这个计策,的确是妙不可言。
这比唐军正常攻城的损失,要小了许多。
但是,他们难道就没想过一个问题吗?
但是他们想要堆出这样一个土坡来,需要多长时间?
半年时间?还是一年时间?
现在他们伏俟城最缺少的,便是时间啊。
他们只需要十天半月的时间,甚至还要更短一些,到时候他们的大军就能够返回。
而他们在外的,可是足足有六万大军,数量比唐军还要多。
只要等他们的大军返回,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对唐军内外夹击,一举歼灭这些唐军。
从昨日唐军伏击他们的伏兵,到昨天晚上,唐军一夜不停的骚扰。
让伏顺觉得,唐军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们怕是根本没办法支撑到援军的到来。
但是现在,伏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心情大好。
这唐军统领,怕不是个铁憨憨吧?
这么臭的主意居然都想的出来?
既然你们愿意堆土堆,那就让你们继续堆土堆好了。
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即便是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射击,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距离了。
而唐军又顶着盾牌,他们根本没办法对唐军造成伤害。
他们射击,只能是白白浪费箭矢。
因此城墙之上,吐谷浑士兵索性停止射击,任由城下唐军在表演。
唐军依然在川流不息的运送着土堆。
到了下午的时候,他们发现唐军哪里,又多出来许多工具。
他们手中多了兜子还有一些镢头锄头之类的工具。
而唐军是骑兵,他们身上,怎么可能携带这些工具呢?
毫无疑问,这些工具,一定是唐军在附近的部落之中掠夺来的。
唐军一定不知造成了多少杀戮。
这让城墙上的吐谷浑军队,狠的咬牙切齿。
而他们却是没有想过,他们连年抢掠大唐边境的百姓,又不知造成了多少杀戮呢?
有了工具之后,唐军的速度就更快了。
并且唐军还用锄头镢头等工具,将土堆向城墙方向推移。
眼看用不多长时间,土堆就能够推到城墙之下。
当然了,想要将土堆填到和城墙差不多的高度,哪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了,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起码在他们大军返回之前,肯定不能完成。
因此城墙之上,吐谷浑士兵浑然不惧,甚至还有些想笑。
一直忙碌到晚上,唐军才收兵。
而到了晚上,唐军又继续开始了骚扰。
每隔半个时辰,锣鼓必然会响一阵子。
城中的吐谷浑士兵虽然被震的难以入睡,但是却不再害怕。
甚至心情还十分平静。
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今天一天的时间,唐军已经在地下挖掘了三十多米的距离。
在唐军不断的运送土的过程中,城墙上的吐谷浑士兵,根本就不会发现,唐军其实在暗中挖掘地道。
今天一天,他们便是挖了三十米。
并且晚上他们同样可以继续挖掘。
一天一夜能挖至少七十米。
因为白天只是开头,而开头还要避开城墙上吐谷浑士兵的视线,开始的也晚。
如果全力挖的话,四十米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一天一夜就能挖七八十米。
三天时间,就能够挖过城墙去。
当然了,其实最困难的事情,反倒是在挖过城墙之后,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如果你将开口开在道口,那就是笑话了。
这边刚一开口,那边便是被吐谷浑士兵发现。
人家守着地道口,岂不是瓮中捉鳖?
人家或者是守着地道口,或者是直接往里灌水,都会让唐军死伤惨重。
并且这个计策,也将彻底以失败而告终。
挖过城墙之后的出口选择,十分重要。
苏长生准备等明日观测一下城墙内部的地形,然后好进行选择一个合适的出口。
晚上一晚上的时间,唐军也没闲着。
除了全力挖掘地道之外,唐军仍然继续向城墙下填土。
做戏做全套,在地道还没有挖掘成功之前,他们必须要继续迷惑吐谷浑。
当然了,晚上的时候,他们其实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全力去填土,这只不过是为了挖地道做掩盖而已。
土堆的变化,本来就不明显,吐谷浑那边,肯定看不出来唐军有没有偷懒。
第二天,唐军仍然是一整天都在填土,其实第二天的效率,比第一天要大打折扣。
不过吐谷浑方便,包括伏顺,都没有看出来。
采取挖地道的方式来攻破城池,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人用过。
但是用过这招的人,其实还是很少的。
因为中原地区,绝大多数的大城,城外都会有一条护城河。
你想饶过护城河来挖地道,哪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些小城自然是没有护城河的。
但是攻打哪些小城,基本上是不需要用挖掘地道这种方法的。
并且中原地区守城的经验十分丰富。
你想挖地道,守城一方多半会有所警惕。
在三国演义上,就有记载攻城方想要挖地道,但是最终被守城方所破坏的案例。
但是吐谷浑这边,守城的经验,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摸索。
他们的脑海之中,完全没有通过挖地道进城这样的一个概念。
所以,他们从上到下,并没有一个人考虑到这一点。
第二日,苏长生命人找来一根长杆。
苏长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潜望镜,用以观测伏俟城中的情况。
这种观察手段,从古至今,还是第一次有人用。
以往的时候,他们想要观测敌对城中的情况,都会搭建一座高台,然后登上高台,观看城中情况。
(本章完)
在这一千唐军之后,很快又有一千唐军顶着盾牌,将一兜兜的土,倒向城墙下一百五十步之外。
唐军川流不息,半个时辰的时间,竟然便是倒出一米多高的大土堆。
此时,伏顺终于弄明白了唐军的用意。
合着唐军是准备用士兵填土,在城墙下填出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来?
如果唐军真的能做到这一点的话,他们就可以顺着土坡,很轻易的攀爬到城墙上。
到时候,他们伏俟城的城墙对唐军来说,形同虚设。
不得不说,这个计策,的确是妙不可言。
这比唐军正常攻城的损失,要小了许多。
但是,他们难道就没想过一个问题吗?
但是他们想要堆出这样一个土坡来,需要多长时间?
半年时间?还是一年时间?
现在他们伏俟城最缺少的,便是时间啊。
他们只需要十天半月的时间,甚至还要更短一些,到时候他们的大军就能够返回。
而他们在外的,可是足足有六万大军,数量比唐军还要多。
只要等他们的大军返回,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对唐军内外夹击,一举歼灭这些唐军。
从昨日唐军伏击他们的伏兵,到昨天晚上,唐军一夜不停的骚扰。
让伏顺觉得,唐军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们怕是根本没办法支撑到援军的到来。
但是现在,伏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心情大好。
这唐军统领,怕不是个铁憨憨吧?
这么臭的主意居然都想的出来?
既然你们愿意堆土堆,那就让你们继续堆土堆好了。
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即便是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射击,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距离了。
而唐军又顶着盾牌,他们根本没办法对唐军造成伤害。
他们射击,只能是白白浪费箭矢。
因此城墙之上,吐谷浑士兵索性停止射击,任由城下唐军在表演。
唐军依然在川流不息的运送着土堆。
到了下午的时候,他们发现唐军哪里,又多出来许多工具。
他们手中多了兜子还有一些镢头锄头之类的工具。
而唐军是骑兵,他们身上,怎么可能携带这些工具呢?
毫无疑问,这些工具,一定是唐军在附近的部落之中掠夺来的。
唐军一定不知造成了多少杀戮。
这让城墙上的吐谷浑军队,狠的咬牙切齿。
而他们却是没有想过,他们连年抢掠大唐边境的百姓,又不知造成了多少杀戮呢?
有了工具之后,唐军的速度就更快了。
并且唐军还用锄头镢头等工具,将土堆向城墙方向推移。
眼看用不多长时间,土堆就能够推到城墙之下。
当然了,想要将土堆填到和城墙差不多的高度,哪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了,绝对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
起码在他们大军返回之前,肯定不能完成。
因此城墙之上,吐谷浑士兵浑然不惧,甚至还有些想笑。
一直忙碌到晚上,唐军才收兵。
而到了晚上,唐军又继续开始了骚扰。
每隔半个时辰,锣鼓必然会响一阵子。
城中的吐谷浑士兵虽然被震的难以入睡,但是却不再害怕。
甚至心情还十分平静。
而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今天一天的时间,唐军已经在地下挖掘了三十多米的距离。
在唐军不断的运送土的过程中,城墙上的吐谷浑士兵,根本就不会发现,唐军其实在暗中挖掘地道。
今天一天,他们便是挖了三十米。
并且晚上他们同样可以继续挖掘。
一天一夜能挖至少七十米。
因为白天只是开头,而开头还要避开城墙上吐谷浑士兵的视线,开始的也晚。
如果全力挖的话,四十米是不成问题的。
这样,一天一夜就能挖七八十米。
三天时间,就能够挖过城墙去。
当然了,其实最困难的事情,反倒是在挖过城墙之后,一定要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如果你将开口开在道口,那就是笑话了。
这边刚一开口,那边便是被吐谷浑士兵发现。
人家守着地道口,岂不是瓮中捉鳖?
人家或者是守着地道口,或者是直接往里灌水,都会让唐军死伤惨重。
并且这个计策,也将彻底以失败而告终。
挖过城墙之后的出口选择,十分重要。
苏长生准备等明日观测一下城墙内部的地形,然后好进行选择一个合适的出口。
晚上一晚上的时间,唐军也没闲着。
除了全力挖掘地道之外,唐军仍然继续向城墙下填土。
做戏做全套,在地道还没有挖掘成功之前,他们必须要继续迷惑吐谷浑。
当然了,晚上的时候,他们其实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全力去填土,这只不过是为了挖地道做掩盖而已。
土堆的变化,本来就不明显,吐谷浑那边,肯定看不出来唐军有没有偷懒。
第二天,唐军仍然是一整天都在填土,其实第二天的效率,比第一天要大打折扣。
不过吐谷浑方便,包括伏顺,都没有看出来。
采取挖地道的方式来攻破城池,历史上并不是没有人用过。
但是用过这招的人,其实还是很少的。
因为中原地区,绝大多数的大城,城外都会有一条护城河。
你想饶过护城河来挖地道,哪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些小城自然是没有护城河的。
但是攻打哪些小城,基本上是不需要用挖掘地道这种方法的。
并且中原地区守城的经验十分丰富。
你想挖地道,守城一方多半会有所警惕。
在三国演义上,就有记载攻城方想要挖地道,但是最终被守城方所破坏的案例。
但是吐谷浑这边,守城的经验,基本上都是从零开始摸索。
他们的脑海之中,完全没有通过挖地道进城这样的一个概念。
所以,他们从上到下,并没有一个人考虑到这一点。
第二日,苏长生命人找来一根长杆。
苏长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潜望镜,用以观测伏俟城中的情况。
这种观察手段,从古至今,还是第一次有人用。
以往的时候,他们想要观测敌对城中的情况,都会搭建一座高台,然后登上高台,观看城中情况。
(本章完)